北大首任校长严复告诉你怎么治家教子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y0551bcate2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他是晚清著名思想家、翻译家、教育家,中西汇通的“思想先驱”。
他翻译引进《天演论》《国富论》等西方名著,介绍“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”的理论,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;
他提出的“信、达、雅”翻译原则和标准,大大提升了后世翻译工作的境界和水平;
他重视“法”的精神,首倡以“法治”代替“人治”的先进治国理念;
他在100多年前就提出“德智体”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,大声疾呼在重德育之外也要重视智育;
他还是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……
他,就是严复。
严复雕塑
对于学术思想,严复高瞻远瞩,富于卓越见解;对于家风家教,严复对后辈循循善诱,暖心教诲,充满了爱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善待人生的理智态度,饱含着真挚情感。
读书报国,鼓励后辈学西医、办女子学校
严复亲笔书信
严复早年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,归国后曾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、上海复旦公学校长、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、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等。有别于传统的读书人,他虽然重视子女的教育,但并不要求子女以“做官”为人生目标,而是要求子女做对国家、民族有益的人。因此,他反对子女为虚名去读书,常告诫后辈,“今日之世,有志之士,当以兼济天下为己任。”1909年,族侄严家驺准备赴美留学,在专业选择上产生了困惑。在严复的建议下,严家驺选择了学习西医。因为,严复认为当时欧美在医学领域进步迅猛,但是国内则缺少西医人才,学习西医对国家、民族都有益处。在得知外甥女何纫兰想创办女子学校,使得女子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后,严复马上写信鼓励她“虽千辛万苦,总须于社会着实有益,可与后来人取法。”同时,他还表示自己愿意到外甥女办的学校担任教员,并为其办校提供了不少具体指导。
福州严复故居内展厅
保护好身体,爽口美食也要有所节制
须知人要乐生,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。
——1921年《严复遗嘱》
严复一生为哮喘、肺病所累,深知健康之重要,在1921年的遗嘱中,严复告诫子女:“须知人要乐生,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务。”重视健康,讲究卫生,相信科学,这句家训不但承载了严复对子女的拳拳之爱,更彰显了严复超越时人的重要见识。据载,他曾苦口婆心告诫三儿子:“只要身体强健,其余皆可置为徐图,儿须深察。此言不可当作东风吹马耳也。”他告诫外甥女,不可嗜爽好之食,不可从目前之欲,应该讲求卫生之道,不能一味依赖药物。这些训诲之词,皆朴实无华,读来十分暖心,令人感动。
严复译著《天演论》孤本
游、学结合还要懂摄影,告诉儿子旅行“新高度”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,当严复四子严璿提出要利用暑假时间到西湖游览时,严复用“甚以为然”四字表达了自己的赞赏之情。他鼓励儿子说,观览名胜,不但可以陶冶情操,排遣烦闷,而且能够增进人生阅历和学问,更可以激发志气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同时他也告诫儿子,如果仅是走马观花,则丧失了旅行的意义,一定要将游与学融为一体,并在出游前“预备多种学识”:第一,历史知识。“古人生长经由,用兵形势得失,以及土地、产物、人情、风俗”,均应了解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身游此地时,有凭吊之思,或济时之意。第二,地学知识。“苟通此学,则一水一石,遇之皆能彰往察来,并知地下所藏,当为何物。”第三,摄影技术。“以摄影记载,则旅行雅游,成一绝大事业。”既掌历史以品人文之韵,又懂地学以享自然之美,更摄美影以增旅行之雅,多有诗情画意!
弟弟请求帮忙谋差事,被一口回绝
盖世间一切法,惟至诚大公,可以建天地不悖,俟百世不惑。
——1903年《〈群己权界论〉译凡例》
【译文】
世界上的一切法律,惟有本着极其诚心诚意、大公无私的立法精神,才可以不违背天地意愿,即使过了百代也不会令人疑惑。
严复认为,只有大公无私,依法治国,方能无愧百代。1881年,严复为北洋水师学堂到福州招生,他委托堂兄严观涛将学生护送来天津,特别嘱咐道:“务必一切奉公守己。”1898年,严复在海军处任一官职,收到四弟严观澜的一封信,说他计划到天津来,要严复替他谋一份差事。严复立即回信拒绝,认为任用亲戚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。严复的侄儿严家井幼时被带到天津上学,赚了大钱后因感激严复,偷偷把五百元钞票塞进严复的衣袋,被严复板起面孔教训“取伤廉,予伤惠”。
严复故居正门
临终之时仍告诫以国家为重,以群体为先
须知中国不灭,旧法可损益,必不可叛。
——1921年《严复遗嘱》
【译文】
必须知道中国一定不会灭亡,传统的东西可以斟酌增减,但决不可以背叛废弃。
这段家训是处在弥留之际的严复交代给儿女的,代表了严复一辈子的精神追求。早年,严复作为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,就积极学习西方的枪炮知识。后来,他先后在北洋舰队的扬武轮船上实习,在天津的东制造局讲学,最后投身于教育,翻译西方书籍,传播西方文化。
严复注意学习、引进西学,世人皆知,他对于西方的认识也不可谓不深刻。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严复虽留学多年,译作丰富,却依然葆有纯正的中国心。他明确提出,对于传统文化,对于中国的“旧说”不能背叛。一句“须知中国不灭”更体现出在严复的内心深处,中国的富强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。在当时中西碰撞、新旧冲突之时,严复提出的这句家训,既是临终对儿女的训诫,也饱含着对于国家民族的深情大义。
严复书院正门
这位一生心系国家、民族命运的老人,在遗训中仍将国家之事摆在第一位,他要儿女们时刻牢记中国人当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规范为根本,以国家为先,以群体为重。这种家风家训,是沉淀在严氏后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,更是拓宽严氏家族成员生命广度与深度的重要基石。(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王媛媛 丨视频、资料提供:福建省福州市纪委)
更多精彩,为您推荐
套取廉租房补贴、向危房改造户收费...本月通报62起侵害群众利益问题